關於《娑婆》
真的要感謝公司在這一年來陪我一起去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,給我自由度去創作、去找自己想要合作的音樂人合作。這種信任真的很難得,真的十分感恩!
說一下音樂的部分,從開頭用音樂營造的地獄感覺,到最後安於娑婆世界並樂在其中的表達,每一段編曲都有很深刻的記憶點,包括如何把異國味道的聲音融入到廣東流行曲當中,這些都可以感受到編曲監製的Mike Orange投放了多少心思在《娑婆》的製作裡。十分感恩我能擁有這樣的一首作品!感謝! @mike_orange
知道《娑婆》會加入喉唱,我便第一時間想起了黎曉陽,我覺得他在音樂上的才華絕對超出大家所聽到的,而很幸運的是他很爽快地就答應了這次的演唱,最終出來的效果我們都很滿意。謝謝你的付出! @miclai316
其實我想說,很多香港創作人擁有的能力都比大家所聽到的或想像的更高,如果大家能更信任現在的香港流行音樂,能多些包容與接納,相信香港的音樂將會更廣闊更繽紛。
最後,關於杜「甫」的發音,因為從小我在內地的語文老師都是用普通話去教語文課的,所以我一直都沒有接觸過「杜甫」廣東話的正確發音。在寫《娑婆》歌詞的時候我想到了「杜甫」這位詩人的名字,以我對廣東話的認知「甫」是發「普」音的,剛好與「梵高」的「高」押到韻,所以便確認了這個部份的歌詞。
在錄音前得到身邊朋友的提點,才知道原來杜甫的「甫」正確的廣東話發音應該是「斧」,我也想了很久那該用哪一位名人來替換掉「杜甫」這個名字呢,最終....還是想不到,想不到有哪一位能跟「梵高」押上韻又能做到中西人物對比的名人名字,最終大家商量過後,覺得還是保留歌詞的意境比較重要,所以最終保留了甫(普)字的發音。
我在想,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話,能幫我想想有哪個名人名字可以替代「杜甫」而又能押上「梵高」的韻嗎?如果看到有合適的,我打算之後每一次《娑婆》的Live都唱你們選的新詞。你們覺得這樣好嗎?
#娑婆 #陳蕾